嗨,欢迎来到潍坊职业学院—农业经理人学院!
你好,请 登录 | 注册
危害症状
小麦麦角病主要为害穗部,产生菌核,造成小穗不实而减产。
形态特征
被侵染的小花在开花期分泌黄色蜜露状黏液(含有大量分生孢子),子房逐渐膨大,但不结麦粒,而是形成病原菌的菌核露出颖壳外。菌核紫黑色,麦粒状、刺状或角状,依寄主种类而不同。
发病规律
Clavicepspurpurea称麦角菌,属子囊菌亚门真菌。病菌主要以菌核落于土壤中或混杂在种子间越冬。菌核在土壤中可存活1年。在干燥条件下,混杂在种子间的菌核寿命可长达15年。菌核在土壤中经一段时间的休眠后,在春季或初夏萌发,产生许多肉眼可见的红褐色子座。随春播麦种进入土壤的菌核,当年春季不萌发,至翌年春季才萌发。病原菌子囊孢子发生期大致与扬花期相吻合。子囊孢子随气流或雨水飞溅而传播,着落在寄主植物花器上,萌发后产生侵染菌丝,从胚珠基部侵入,然后在子房壁细胞间隙和胚珠细胞内扩展。几天后在子房表面长出菌丝体、子实层和含有大量分生孢子的蜜露状黏液。天气较冷凉,高湿,花期延长,麦角病发生较重。开颖授粉的品种和雄性不育系发病率较高。
防治方法

 

  精选种子,汰除菌核。与玉米、豆类、高粱等非寄主作物轮作一年。病田深耕,将菌核翻埋于下层土壤,距地表至少4cm以上。早期清除田间、地边的禾本科杂草,减少潜在菌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