嗨,欢迎来到潍坊职业学院—农业经理人学院!
你好,请 登录 | 注册
危害症状
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,但以抽雄、灌浆期发生较多。主要为害叶片,有时也可为害叶鞘、苞叶和果穗。苗期染病初在叶面上产生小病斑,周围或两端具褐色水浸状区域,病斑多时融合在一起,叶片迅速死亡。在感病品种上,病斑为椭圆形或纺锤形,较大,不受叶脉限制,灰色至黄褐色,病斑边缘褐色或边缘不明显,后期略有轮纹。在抗病品种上,出现黄褐色坏死小斑点,有黄色晕圈,表面霉层很少。在一般品种上,多在叶脉间产生椭圆形或近长方形斑,黄褐色,边缘有紫色或红色晕纹圈。有时病斑上有2—3个同心轮纹。多数病斑连片,病叶变黄枯死。叶鞘和苞叶染病,病斑较大,纺锤形,黄褐色,边缘紫色不明显,病部长有灰黑色霉层。果穗染病病部产生不规则的灰黑色霉区,严重的果穗腐烂,种子发黑霉变。
形态特征
Bipolaris maydis称玉蜀黍平脐蠕孢,属半知菌亚门真菌。
发病规律
病原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株残体内外越冬,在地面上能存活l—2年。堆放在村舍的玉米秸垛、遗留在田间的病叶、苞叶、秸秆等,都是第2年发病的初侵染主要菌源。第2年越冬病原产生大量分生孢子,借气流或雨水传播到田间玉米叶片上。如遇田间湿度较大或重雾,叶面上结有游离水滴存在时,分生孢子4—8小时即萌发产生芽管侵入到叶表皮细胞里,3—4天即可形成病斑。以后病斑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,借气流传播,进行重复侵染。玉米收获后,病原又随病株残体进入越冬阶段。发病适宜温度26—29℃。遇充足水分或高湿条件,病情迅速扩展。7—8月,如温度偏高,多雨高湿,病害发生重。玉米孕穗、抽穗期降水多、湿度高,容易造成小斑病的流行。夏玉米比春玉米发病重。低洼地、排水不良、土壤潮湿、过于密植荫蔽地、连作田发病较重。
防治方法

 

玉米小斑病为害叶片

 

玉米小斑病为害叶片

玉米小斑病为害叶片

 

玉米小斑病为害叶片

【防治方法】

  可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品种,注意合理布局和轮换,避免长期种植单—品种。适时播种,使抽穗期避开多雨天气。施足底肥,适期、适量合理追肥,促进植株生长健壮,特别是必须保证拔节至开花期的营养供应。制种基地实行大面积轮作,把病原基数压到最低限度,减少初侵染来源。集中清理底部病叶,带出田外处理,可以压低田间菌量,改变田间小气候,从而减轻病害程度。收获后,清除地面病株残体,把带菌残体充分腐熟,用作非玉米田基肥。病田应实行秋翻,使病株残体埋入地下10cm以下。 玉米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。

  病害发生前期,可选用下列药剂预防:50%敌菌灵可湿性粉剂80—100g/亩;65%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—50g/亩;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—60g/亩;80%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50—200g/亩;40%多菌灵悬浮剂50—100ml/亩;70%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—90g/亩,对水40—50kg均匀喷施。

  病害发生初期,可用下列药剂防治:25%苯菌灵乳油40—50ml/亩;2%嘧啶核苷类抗生素水剂300—400ml/亩;50%腐霉利可湿性粉剂40—80g/亩;25%异菌脲悬浮剂80—100ml/亩;50%噻菌灵悬浮剂26—54ml/亩;12.5%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6—32 g/亩;25%丙环唑乳油30—40ml/亩;25%戊唑醇可湿性粉剂60—70g/亩;25%联苯三哩醇可湿性粉剂50—80 g/亩;25%咪鲜胺乳油60—100ml/亩;6%氯苯嘧啶醇可湿性粉剂30—50 g/亩,对水40—50kg均匀喷施,间隔7—10天喷1次,连续喷2—3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