嗨,欢迎来到潍坊职业学院—农业经理人学院!
你好,请 登录 | 注册
危害症状
形态特征
成虫体长5.5—6mm,宽2.2—2.5mm,雄虫稍大于雌虫;体色黄绿;头宽而短,眼长圆形褐色;触角丝状,比体短;前胸背板有橘皮状刻点,后缘有黑纹;小盾片中央黑褐色凹陷,呈“V’字型。足绿色,腿节端部具黑斑,胫节具黑刺。卵长圆形,卵盖中央稍凹而平坦,有1指状突起:若虫灰绿色,头宽短略突出,有1层稀疏黑短毛,触角色淡,末端红黄色;足绿色,后腿节稍膨大,胫节上密生短刚毛。
发病规律
北方一年发生3—4代。以成虫潜伏在各种树皮裂缝或向阳石块、土缝中越冬。翌春寄主发芽后越冬成虫开始活动,取食一段时间后开始交尾、产卵。卵期约10天。若虫共5龄,经30多天羽化为成虫。成、若虫喜白天活动,早、晚取食最盛,活动迅速,善于隐蔽。发生期不整齐,6月中下旬大量迁入棉田,7—8月发生为害最盛,秋季又迁回到木本植物或秋菜上。
防治方法

 

  可参考同绿盲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