嗨,欢迎来到潍坊职业学院—农业经理人学院!
你好,请 登录 | 注册
危害症状
棉花红黄叶枯病多在初花期开始发病,盛花期至结铃期发生普遍而严重,吐絮期甚至一片片死亡。病叶自上而下,从里向外扩展。发病初期叶缘褪绿变黄,逐渐向内发展,使叶脉间产生黄色斑块,叶脉仍保持绿色,叶质增厚变脆,叶缘下垂,叶片上凸。有的全叶变为黄褐色很像黄萎病,但红(黄)叶枯病维管束不变色。结铃期,病叶先为黄色,然后产生红色斑点,最后全叶变红,严重的叶柄基部变软或失水干缩,形成茎枯,引起大量落叶,全株枯死。病叶脱落时,叶柄与茎秆连接处形成干缩的褐斑。自然条件下,不同田块表现不同症状类型,有黄叶型和红叶型,多数情况下两种兼有,同一棉株的叶片也会表现出不同颜色。病株根部发育不良,侧根少,发病早的棉株矮小。
形态特征
发病规律
棉红叶枯病是一种生理病害,其发生与水肥、土壤、气候和栽培管理密切相关,直接原因是氮、磷、钾元素含量不平衡,特别是缺少钾肥。   施肥:过多的依赖化肥,尤其是氮肥,而很少或不施用农家肥,多年连作,引起土壤质地下降,有机质含量少,营养结构不合理,引起钾元素的严重缺乏,从而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。地膜棉田若底肥不足,前期旺长,后期脱肥,发病重。   环境:如遇高温干旱,水分和养分不能满足棉花的生长,同时也造成土壤中钾元素的固定而难以吸收.干旱愈久,发病愈重;棉花生长前期雨水多,地上部生长快,但根系浅,吸收养分能力差,也有利于发病。久旱后如遇暴雨或连阴雨也可引起该病的暴发。   土壤:砂性土壤、黏性土壤,以及高岗地、坑头地等耕作层浅的土壤发病重。   栽培:棉田长期连作、管理粗放,营养结构不合理,引起水肥供应失调,发病重;干旱季节棉田不能及时灌溉,前期施肥后棉株水肥供应不上,发病重。
防治方法

  农业防治:精耕细作,干旱时及时浇水,中耕松土,增强土壤保墒能力,严禁大水漫灌。多雨季节及时开沟排水,保持土壤中适宜的含水量,促进根系发育。增施有机肥,轻施苗期肥,增施蕾肥,重施花铃肥,注意氮、磷、钾肥的合理搭配。采用与禾本科作物、首蓿轮作,深耕、中耕等措施,改善土壤结构状况,减轻病害的发生。

  药剂防治:发病初期喷92%的磷酸二氢钾600倍液或高效叶面肥进行叶面喷施,可缓解病害,减轻为害程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