嗨,欢迎来到潍坊职业学院—农业经理人学院!
你好,请 登录 | 注册
危害症状
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。一般在 3—5 片真叶期开始显症,生长中后期棉花现蕾开花后田间大量发病。初在植株下部叶片上的叶缘和叶脉间出现浅黄色斑块 ,后逐渐扩展,叶色失绿变黄褐色,主脉及其四周仍保持绿色,病叶出现掌状斑驳,叶肉变厚,叶缘向下卷曲,叶片由下而上逐渐脱落,仅剩顶部少数小叶,发生严重时,整张叶片枯焦破碎,脱落成光秆,蕾铃稀少,棉铃提前开裂,后期病株基部生出细小新枝。纵剖病茎,木质部上产生浅褐色变色条纹。发病重的棉株茎秆、枝条、叶柄的维管束全都变色。秋季多雨时,病叶斑驳处产生白色粉状霉层,即菌丝体及分生孢子。
形态特征
Verticillium dahliae称大丽花轮枝孢,属半知菌亚门真菌。
发病规律
病菌以菌核、菌丝体、厚垣孢子在土壤中越冬,也能在棉籽内外、病残体、带菌棉籽壳中越冬,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。条件适宜时,越冬病菌直接侵入或从伤口侵入根系,病菌穿过皮层细胞进入导管并在其中繁殖,产生的分生孢子及菌丝体堵塞导管,阻碍水分和养分的运输。土壤中的病菌也可依靠田间管理、灌溉等农事操作进行扩散。此外,在湿度适宜时,病斑上长出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亦可落入土壤,或随气流传播到周围。侵入期主要是在棉花2—6片真叶期,蕾期零星发生,花铃期(7—8月)进入发病高峰期。适宜发病温度为25—28℃,高于30℃、低于22℃发病缓慢,高于35℃出现隐症。在温度适宜范围内,湿度、雨日、雨量是决定该病消长的重要因素。地温高、日照时数多、雨日天数少发病轻,反之则发病重。在田间温度适宜,雨水多且均匀,月降雨量大于100mm,雨日12天左右,相对湿度80%以上发病重。多雨年份或适温高湿条件发病重:连作棉田、施用未腐熟的带菌有机肥及缺少磷、钾肥的棉田易发病,大水漫灌常造成病区扩大。
防治方法

  

叶片叶缘卷曲干枯

 

黄萎病为害叶片症状

黄萎病为害叶片症状

黄萎病为害叶片症状

 

黄萎病为害叶片症状

黄萎病为害叶片症状

 

  加强检疫,防止病害扩散,无病区的棉种不能从病区调运,防止枯萎病及黄萎病传入。种植抗病品种:实行大面积轮作倒茬二最好与禾本科作物轮作,防病效果明显。铲除零星病区、控制轻病区、改造重病区:坚持连年清除病田的枯枝落叶和病残体,就地烧毁,可减少菌源。不偏施氮肥,做好氮、磷、钾肥合理搭配,提高抗病力。改善棉田生态环境,及时中耕除草,防止棉田湿度过大,忌大水漫灌。

黄萎病为害叶片症状

  播种前药剂拌种是防治黄萎病的有效措施,苗期和蕾铃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。播种前进行药剂拌种,对未包衣的种子,可用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%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.8%拌种;或用20%三唑酮乳油或12.5%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或10%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按种子重量的0.2%拌种;或用50%敌磺钠可溶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.4%拌种,每100kg种子用水23kg;也可用2%宁南霉素水剂100ml7kg棉种、1%武夷霉素水剂200倍液浸种24小时播种;或用0.5%氨基寡糖素水剂40倍液、0.2%的80%乙蒜素乳油药液在5560℃下浸种30分钟后播种。在棉花26片真叶期,田间开始发病,可用下列药剂及时施药防治:70%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+70%恶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;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+50%敌磺钠可溶性粉剂800倍液;2%宁南霉素水剂500600倍液+0.5%氨基寡糖素水剂500倍液;20%萎锈灵乳油800倍液+45%代森铵水剂300500倍液;80%乙蒜素乳油8001000倍液+0.05%核苷酸水剂300500倍液;20%甲基立枯磷乳油500倍液;14%络氨铜水剂1500倍液;30%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;86.2%氧化亚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,喷施或灌根,视病情715天后再灌1次。不但可较好地防治黄萎病,而且对棉花苗期其它病害也有很好的防治作用。

黄萎病为害叶片症状

  在棉花蕾铃期,即黄萎病发生初期,可选用下列药剂:30%苯醚甲环唑·丙环唑乳油1000倍液;70%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;32%乙蒜素·三唑酮乳油1317ml/亩;36%三氯异氰脲酸可湿性粉剂80100g/亩;10亿活芽孢/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75100g/亩,对水4060kg;0.5%氨基寡糖素水剂400倍液;25%咪鲜胺乳油8001500倍液;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,全田喷施。或用12.5%多菌灵,水杨酸悬浮剂250倍液、25%丙环唑乳油1000倍液+45%代森铵水剂500倍液灌根,每株200250ml,每隔7101次,灌根23次,对黄萎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,也可兼治棉花叶部病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