嗨,欢迎来到潍坊职业学院—农业经理人学院!
你好,请 登录 | 注册
危害症状
秀夜蛾(Amphipoeafucosa)属鳞翅目,夜蛾科。分布东北、华北、西北、青藏高原、长江中下游及华东麦区。—般减产10%—20%,严重减产40%—50%。幼虫喜在水浇地、下湿滩地及豁壤土地块为害,3龄前钻茎为害,4龄后从麦秆的地下部咬烂入土,栖息在薄茧内继续为害附近麦株,致小麦呈现枯心或全株死亡,造成缺苗断垄。
形态特征
成虫头部、胸部黄褐色,腹背灰黄色,腹面黄褐色,前翅锈黄至灰黑色,环纹、肾纹白色至锈黄色,上生褐色细纹,边缘暗褐色,亚端线色浅,外缘褐色,缘毛黄褐色;后翅灰褐,缘毛、翅反面灰黄色。卵半圆形,初白色,3、4天后变为褐色。末龄幼虫体灰白色,色头黄色,四周具黑褐色边,从中间至后缘生黑褐色斑4个,从前胸后缘至腹部第9节的背中线两侧各具红褐色宽带1条。蛹棕褐色,2根尾刺,末端呈弯钩状。
发病规律
北方春麦区—年发生1代,以卵越冬。翌年5月上中旬开始孵化,3龄前幼虫蛀茎为害,4龄后从麦秆地下部咬烂入土,继续为害,5月下至6月下旬进入为害盛期,老熟幼虫为害后于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化蛹,化蛹处多在被害株附近地下1—3cm土表。7月下旬至8月中旬进入羽化盛期,成虫盛发后随即进入产卵盛期。
防治方法

 

  合理轮作,深翻土地除茬灭卵,集中烧毁可减少虫源。翻地深度超过15cm,翌年初孵幼虫大部分不能出土。在小麦3叶期浇水,这时正值初孵幼虫为害盛期,浇水后可减轻为害。除掉根茬,将麦根除掉集中烧毁,减少越冬卵量。灯光诱杀,在成虫盛发期,大面积设置20瓦黑光灯诱杀成虫在产卵之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