嗨,欢迎来到潍坊职业学院—农业经理人学院!
你好,请 登录 | 注册
危害症状
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,地上部分均可发病,引致叶片枯死,花序肥肿畸形,不能结实或结实不良,菜籽产量和质量下降。此病可为害叶片、茎、花和荚果。叶片正面初生淡黄色不明显的病斑,扩大后呈多角形,叶背病部上长出白色的霜状霉。在茎枝上,病斑初为水渍状,后为不规则的黑色病斑,也长出白色的霜状霉,常引致茎、枝弯曲肿胀。抽蔓后期和盛花期,花轴受害后,往往严重肿胀弯曲成“龙头状”。荚果受害,病部淡黄色,上生霜状霉,严重时荚果细小弯曲。
形态特征
Peronospora parasitica称寄生霜霉,属鞭毛菌亚门真菌。
发病规律
冬油菜区,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、粪肥里和种子内越夏,秋季萌发后侵染幼苗,病斑上产生孢子囊进行再侵染。冬季病害扩展不快,并以菌丝在病叶中越冬,翌春气温升高,又产生孢子囊借风雨传播再次侵染叶、茎及角果,油菜进入成熟期,病部又产生孢子囊,可多次再侵染。远距离传播主要靠混在种子中的卵孢子。卵孢子在10—15℃,相对湿度70%—75%条件下易形成。孢子囊形成适温8—21℃,侵染适温8—14℃,相对湿度为90%—95%,12小时附着孢形成。光照时间少于16小时,幼苗子叶阶段即可侵染,侵染程度与孢子囊数量呈正相关,孢子囊落到感病寄主上,温度适宜先产生芽管形成附着胞后长出侵入丝,直接穿过角质层而侵入,有时也可通过气孔侵入,并在表皮细胞壁之间中胶层区生长,后在细胞间向各方向分枝,在寄主细胞里又长出吸器:该病发生与气候、品种和栽培条件关系密切,气温8—16℃、相对湿度高于90%、弱光利于该菌侵染。生产上低温多雨、高湿、日照少有利于病害发生。长江流域油菜区冬季气温低,雨水少发病轻,春季气温上升,雨水多,田间湿度大易发病或引致蔓花期该病流行;连作地、播种早、偏施过施氮肥或缺钾地块及密度大、田间湿气滞留地块易发病;低洼地、排水不良、种植白菜型或芥菜型油菜发病重。
防治方法

 

  选育和栽培抗病品种,3种类型油菜中,甘蓝型抗性较强,芥菜型次之,白菜型最易感病。油菜抽薹和开花时,及早彻底清除早期发病的茎、枝和叶。适期播种,雨后及时排水。收获后要彻底清除遗落田间的病残体,以减少越冬菌源。加强田间管理,做到适期播种,不宜过早。根据土壤肥沃程度和品种特性,确定合理密度。采用配方施肥技术,合理施用氮磷钾肥提高抗病力。雨后及时排水,防止湿气滞留和淹苗。降低田间湿度。搞好田园清洁。彻底清除病残体,避免与十字花科作物连作。提倡与大小麦等禾本科作物进行2年轮作,可大大减少土壤中卵孢子数量,降低菌源。

  3月上旬抽蔓期是防治霜霉病的关键时期。当病叶率达20%以上时(图1022),可喷施下列药剂: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+72.2%霜霉威水剂600800倍液;64%恶霜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;10%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;70%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+25%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;65%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+50%烯酰吗啉可湿胜粉剂10001500倍液;70%乙·锰(三乙膦酸铝·代森锰锌)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;58%甲霜灵·代森锰锌可溶性粉剂500倍液;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+72.2%霜霉威盐酸盐水剂500800倍液,隔7101次,连续防治23次。多雨时应抢晴喷药,并适当增加喷药次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