嗨,欢迎来到潍坊职业学院—农业经理人学院!
你好,请 登录 | 注册
危害症状
棉铃虫(Helicoverpa armigera)属鳞翅目,夜蛾科。广泛分布在我国各地,黄河流域发生量大,长江流域棉区间隙成灾。以幼虫蛀食蕾、花、荚,偶也蛀茎,并且食害嫩茎、叶和芽。蕾受害后苞叶张开,变成黄绿色,2—3天后脱落。幼荚常被吃成孔洞。
形态特征
 可参考棉花虫害―棉铃虫。
发病规律
 可参考棉花虫害―棉铃虫。
防治方法

 

  冬耕冬灌,消灭越冬蛹。田间用杨树枝把诱蛾,杨树枝把以新萎蔫的、有清香气味的效果最好。用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,诱杀成虫。

  药剂防治:掌握在卵孵盛期至2龄幼虫时期喷药防治,以卵孵盛期喷药效果最佳。

  可用下列药剂:10%氯氰菊酯乳油3040ml/亩;1%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1020ml/亩;1.8%阿维菌素乳油1020ml/亩;5%氟铃脲乳油120160ml/亩;20%甲氰菊酯乳油3040ml/亩;2.5%联苯菊酯乳油2030ml/亩;8000IU/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20030ml/亩;2.5%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40ml/亩对水3040kg喷雾,间隔710天,再喷1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