嗨,欢迎来到潍坊职业学院—农业经理人学院!
你好,请 登录 | 注册
危害症状
芝麻青枯病发病初期茎部出现暗绿色斑块,以后颜色加深,呈黑褐色条斑,顶梢往往有2—3个梭形溃疡状裂缝。起初植株顶端萎蔫,后下部叶片凋萎,呈失水状,发病轻时夜间尚可恢复,数日后枯死。也有半边植株先萎蔫而另半边暂时维持原状的。病株较矮小,根茎维管束呈褐色,最后蔓延至髓部,造成空洞。湿度大时,茎部内外均有菌脓溢出。横切茎剖面,在切口的维管束组织中有白色的菌脓溢出。这是诊断青枯病的主要特征。   菌脓渐变为漆黑色晶亮的颗粒,病根变成褐色,细根腐烂。病叶叶脉呈墨绿色条斑,有时纵横交错,结成网状,对光观察,其中心呈透明油渍状。叶背的脉纹呈黄色波浪形扭曲突起,愈近叶缘,扭曲愈甚,后病叶褶皱或变褐枯死。蒴果发病,初现水浸状病斑,后逐渐变为深褐色粗细不匀的条斑,引起蒴果瘦小,内部种子瘦瘪呈污褐色,不能发芽。
形态特征
Pseudomonas solanacearum称青枯假单胞菌,属细菌。
发病规律
病菌主要随病残株在土壤中越冬。病菌对土壤的适应能力很强,能单独在土中存活并繁殖,可存活3—5年。条件适宜时,病菌从根部或茎基部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。在田间,病菌主要通过灌溉水、雨水、地下害虫、农具或农事操作传播。病菌喜高温,田间地温12.8℃病菌开始侵染,在15-30℃范围内,温度越高,发病越重,因而发病高峰多在炎热的7—8月份。土壤潮湿利于病害发生,尤以暴风雨后骤晴,植株叶面蒸腾加大,病株导管内细菌迅速繁殖上升,阻塞导管使植株大量发病,且雨水对病菌的传播极为有利连作地病菌不断积累,发病日益加重。
防治方法

  病地实行23年轮作,可与禾本科作物、棉花、甘薯等作物轮作。加强田间管理,开沟排渍,雨后及时排水,防止湿气滞留,避免大水漫灌。合理施肥,施足底肥,特别是厩肥和草木灰。生长中后期停止中耕,以免伤根。及时拔除和烧毁病株。

  药剂防治:拔除病株后,用石灰水泼浇病穴。在发病初期用3%甲酚愈创苯酚50ml/亩加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/亩,加水50kg喷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