嗨,欢迎来到潍坊职业学院—农业经理人学院!
你好,请 登录 | 注册
危害症状
分布在全国各地,为害农作物常见种有东方蝼蛄(Gryllotalpaorientalis)和华北蝼蛄(Gryllotalpanispina)均属直翅目,蝼蛄科。 蝼蛄为多食性害虫,蝼蛄成虫和若虫在土中咬食刚播下的种子和幼芽,或将幼苗根、茎部咬断,使幼苗枯死,受害根部呈乱麻状。蝼蛄在地下活动,将表土穿成许多隧道,使幼苗根部透风和土壤分离,造成幼苗因失水干枯致死,缺苗断垄,严重的甚至毁种。
形态特征
华北蝼蛄:成虫身体比较肥大,体黄褐色,全身密布黄褐色细毛;前胸背板中央有1凹陷不明显的暗红色心脏形斑;前翅黄褐色,覆盖腹部不到一半,后翅纵卷成筒形附于前翅之下;腹部圆筒形、背面黑褐色,有7条褐色横线;足黄褐色,前足发达,中后足细小,后足胫节背侧内缘有棘1一2个或消失。卵椭圆形,初产时黄白色,较小。若虫共13个龄期,初龄若虫头小,腹部肥大,行动迟缓,全身乳白色,渐变土黄色,以后每蜕1次皮,颜色随之加深,5龄以后,与成虫体色、体形相似。   东方蝼蛄:成虫灰褐色,全身密被细毛,头圆锥形,触角丝状,前胸背板卵圆形,中间具一明显的暗红色长心脏形凹陷斑;前足为开掘足,后足胫节背侧内缘具3一4个棘,腹末具1对尾须。卵椭圆形,初乳白色,孵化前为暗紫色。若虫与成虫相似。
发病规律
华北蝼蛄:三年左右完成1代。以成虫和8龄以上若虫越冬。翌春4月下旬、5月上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,6月开始产卵,6月中、下旬孵化为若虫,10一11月以8一9龄若虫越冬。来年4月上、中旬越冬若虫开始活动为害,秋季以大龄若虫越冬。第3年春季,大龄若虫越冬后开始活动为害,8月上、中旬若虫老熟,羽化为成虫,经过补充营养成虫进入越冬期。成虫昼伏土中,夜间活动,有趋光性。从4月至11月为蝼蛄的活动为害期,以春、秋两季为害最严重。   东方蝼蛄:在江西、四川、江苏、陕南、山东等地,一年发生1代。在陕北、山西、辽宁等地两年发生1代。以成虫或若虫在地下越冬。翌春,随着地温上升而逐渐上移,到4月上中旬即进入表土层活动。5月中旬至6月中旬温度适中,作物正处于苗期,此期是蝼蛄为害的高峰期。6月下旬至8月下旬天气炎热,开始转入地下活动,东方蝼蛄已接近产卵末期。9月上旬以后,天气凉爽,大批若虫和新羽化的成虫又上升到地面为害,形成第2次为害高峰。10月中旬以后,随着天气变冷,蝼蛄陆续入土越冬。
防治方法

 

 

  夏收后,及时翻地,破坏蝼蛄的产卵场所;秋收后,进行大水灌地,使向深层迁移的蝼蛄,被迫向上迁移,在结冻前深翻,把翻上地表的害虫冻死。种子处理可以有效的防治蝼蛄等地下害虫,保苗效果好,可用下列杀虫剂:40%辛硫磷乳油7296ml/100kg种子15%五硝·辛硫磷悬浮种衣剂1:4060(药种比);4.4%丁硫·戊唑醇悬浮种衣剂6090/100kg种子;50%二嗪磷乳油100200ml/100kg种子17%克·酮·多菌灵悬浮种衣剂1:5060(药种比)。在蝼蛄为害严重的地块,也可将药剂撒于播种沟内,然后进行耙地,可用下列杀虫剂:

3%辛硫磷颗粒剂34kg/亩;1%二嗪磷颗粒剂45kg/亩;1.1%苦参碱粉剂22.5kg/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