危害症状
大豆锈病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,主要侵染叶片,也可为害叶柄、茎秆。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小点,以后病斑逐渐扩大,呈黄褐色,红褐色,紫褐色或黑褐色小斑,病部渐隆起,形成夏孢子堆,病斑密集时,形成被叶脉限制的坏死斑,病斑表皮破裂,散出很多锈色夏孢子。生育后期,在夏孢子堆四周形成黑褐色多角形稍隆起的冬孢子堆。孢子堆在叶片的背面或正面,表皮不破裂。植株一般先从下部叶片感病,向上蔓延,叶片迅速发黄,并提早脱落。密布孢子堆的叶片变黄干枯,引起早期落叶。发病早的植株矮小,豆荚数显著减少,籽粒不饱满。叶柄和茎发病,症状与叶片症状相似。
形态特征
Phakopsora pachyrhizi沉称豆薯层锈,属担子菌亚门真菌:夏孢子可在大豆上越冬、越夏,侵染大豆后,进行多次再侵染,并可通过气流传播至各地。
发病规律
温度、雨量和雨日数是造成病害流行的关键因素。降雨量大、降雨日数多、持续时间长发病重。一般播种早,发病严重,晚播发病轻,越接近成熟,发病越严重。
防治方法
选用抗病或耐病品种。适当调整播种期,避开病害发生高峰时期。采用单种种植方式,避免间套种,以便增加通风透光,减轻为害。采用高畦或垄作,合理密植,开沟排渍,降低田间湿度,适当增施磷、钾肥。发病初期喷洒药剂防治,每隔10天左右喷1次,连续喷2—3次。
药剂可选用:43%戊唑醇悬浮剂16一20ml/亩;25%噻菌酯悬浮剂40—60ml/亩;30%苯醚甲环唑·丙环唑乳油20—30ml/亩,对水40—50kg;15%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;25%丙环唑乳油3000倍液;40%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;70%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;70%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;6%氯苯嘧啶醇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,每亩用药液40一50kg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