危害症状
黄呆蓟马主要是成虫对植物造成严重为害,为害叶背致叶背面呈现断续的银白色条斑,伴随有小污点,叶正面与银白色相对的部分呈现黄色条斑。受害严重者叶背如涂一层银粉,端半部变黄枯干,甚至毁种。
形态特征
雌虫长翅型体长约1—1.2mm,体暗黄色,胸部有暗灰斑,腹部背片较暗;前翅灰黄色;足黄色,胫节和胫节外缘略暗,腹端鬃较暗;头和前胸背面无长鬃;触角8节;后胸盾片中部有模糊网纹,两侧为纵纹;前中鬃距前缘较远。卵壳白色,肾形,乳白至乳黄色。若虫初孵若虫小如针尖;头、胸占体的比例较大,触角较短粗;2龄后体色为乳青或乳黄色,有灰色斑纹;触角末数节灰色。蛹,前“蛹”(第3龄),头、胸、腹淡黄色,触角、翅芽及足淡白色,复眼红色。“蛹”(第4龄)与前“蛹”不同的是触角鞘背于头上,向后至前胸,翅芽较长,接近羽化时带褐色。
发病规律
每年发生代数不详。成虫在禾本科杂草根基部和枯叶内越冬。春季5月中下旬从禾本科植物上迁向玉米,在玉米上繁殖2代,第一代若虫于5月下旬至6月初发生在春玉米或麦类作物上,6月中旬进入成虫盛发期,6月20日为卵高峰期,6月下旬是若虫盛发期,7月上旬成虫发生在夏玉米上,该虫为孤雌生殖。玉米黄呆蓟马行动迟缓,阴雨天活动减少,有时被触动后也不迁飞爬行。主要在叶背反面为害,呈现断续的银白色条斑,并伴随有小污点,叶正面与银白色条斑相对应的部分呈现黄色条斑。成虫在取食处产卵,产卵于玉米叶肉中,微鼓而发亮,对光可见针尖大小的白点,即卵和卵壳。窝风而干旱环境的玉米上发生多,为害重;干旱年份发生多,为害重;小麦植株矮小而稀疏地块中的套种玉米上发生多,为害重;沟、路、梁边的玉米上发生多,为害重;缺水缺肥的玉米受害最重。
防治方法
合理密植,适时灌水施肥,加强管理,及时清除田间地头杂草,促进玉米早发快长,可显著减轻蓟马的发生为害。 药剂防治:大发生情况下可用下列药剂: 20%甲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; 2.5%联苯菊酯乳油3000倍液; 5%噻嗪酮乳油2000倍液; 20%双甲脒乳油1000—1500倍液; 1.8%阿维菌素乳油1500—2000倍液; 1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; 15%哒腈灵乳油2500倍液喷雾。每隔10天左右1次,连续防治2—3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