嗨,欢迎来到潍坊职业学院—农业经理人学院!
你好,请 登录 | 注册
危害症状
玉米原产于热带,是一种喜温作物,对温度要求较高。一些年份由于气温低,常使玉米产生低温冷害。低温主要是指玉米在生育过程中因热量不足,造成生育期延迟,后期易遇低温、霜冻而造成减产。     低温分为两种情况:一是夏季低温(凉夏)持续时间长,抽穗期推迟,在持续低温影响下玉米灌浆期缩短,在早霜到来时籽粒不能正常成熟。如果早霜提前到来,则遭受低温减产更为严重。二是秋季降温早,籽粒灌浆期缩短。玉米生育前期温度不低,但秋季降温过早,降温强度强、速度快。初霜到来早灌浆期气温低,灌浆速度缓慢,且灌浆期明显缩短,籽粒不能正常成熟而减产。      冷害分为两种类型:一种是障碍型冷害;另一种是延迟型冷害。所谓障碍型冷害:是指玉米在生殖器官发育期间遇到低温,使花器不能正常发育,导致受精不良,不能结实,这种冷害在黑龙江省几乎不存在。所谓延迟型冷害:是指作物在整个生育期或某一个阶段遇到低温,造成生育时期后延,抽穗延迟,灌浆速度慢,不能及时成熟,植株遭受霜冻而死。我国玉米生产上主要是延迟型冷害。 
形态特征
从玉米整个生育期来看,芽期、苗期、灌浆期对低温敏感性很大。苗期低温降低了光合作用强度,影响植株生长:即使温度恢复后仍有一定的低温作用,然后逐渐恢复。同时,低温下植株功能叶片的生长受到抑制,影响了植株总的有效叶面积,导致光合生产率下降。
发病规律
播种至出苗的天数随温度增高而缩短:平均气温15℃,需15—20天。平均气温12.8—16.8℃产量高,高于或低于这个温度都会减产。均温低于10℃,光合生产率明显下降。生产上播种至出苗平均气温升高或降低1℃,每亩产量就会增加或减少10kg。出苗至吐丝期,进入了玉米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,尤其进入拔节以后,温度升高生长发育快,有利于株高、茎粗、叶面积和单位干物质重量的增加。平均气温低于23.9℃,就会受到影响,低于23℃就会减产。吐丝至成熟是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,仍需较高温度。从开始吐丝至吐丝后13天是籽粒缓慢增重时期,吐丝后14—45天是籽粒快速增重阶段,灌浆速度直线上升,46天后至成熟又转到籽粒缓慢增重阶段。此间平均气温提高或降低1℃,则亩生产量可增加或减少76.6kg。 
防治方法

   

  玉米品种间耐低温差异很大,故应因地制宜选用适合当地的耐低温高产优质玉米良种。严格依据气候区划科学地确定播种期,适期早播,使各生育阶段温度指标得到满足。如播种至出苗气温最好为12.816.8℃,不要低于10℃;出苗至吐丝平均气温高于24℃为宜,不要低于23℃;吐丝至成熟需要较高温度,以利光合作用进行,尤其浇灌后期气温偏高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干物质积累;籽粒形成至灌浆期处于7月份,气温高于23℃,约需积温300℃,一般能满足。吐丝后1345天进入快速增长阶段,需积温1000℃,气温20℃能顺利完成。必要时选用育苗移栽。  

  苗期施用磷肥能改善玉米生长环境,对缓减低温冷害有一定效果。也可用禾欣液肥50ml,对水500ml拌种,可提高抗寒力。还可用生物钾肥500ml对水250ml拌种,稍加阴干后播种,增强抗逆力。提倡施用微肥拌玉米种子,使根系发达提高抗病力。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抗旱剂喷洒,可使叶片气孔关闭,减少水分蒸腾,提高抗旱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