危害症状
黏虫(Mythimna separata )属鳞翅目,夜蛾科。又称剃枝虫、行军虫,是—种以为害粮食作物和牧草的多食性、迁移性、暴发性大害虫。除西北局部地区外,其他各地均有分布。 孵化后3龄前的幼虫多集中在叶片上取食,可将幼苗叶片吃光,只剩下叶脉。大发生时可把作物叶片食光,在暴发生年份,幼虫成群结队迁移时,几乎所有绿色作物被掠食—空,造成大面积减产或绝收。
形态特征
成虫体长17—20mm,翅展36—45mm,淡黄褐至淡灰褐色,触角丝状;前翅环形纹圆形,中室下角处有—小白点,后翅正面暗褐,反面淡褐,缘毛白色,由翅尖向斜后方有1条暗色条纹。雄蛾较小,体色较深,其尾端经挤压后,可伸出1对鳃盖形的抱握器,抱握器顶端具1长刺,这—特征是别于其他近似种的可靠特征。雌蛾腹部末端有1尖形的产卵器。卵半球形,初产时乳白色,表面有网状脊纹,孵化前呈黄褐色至黑褐色。幼虫6龄,体长35mm左右,体色变化很大,密度小时,4龄以上幼虫多呈淡黄褐至黄绿色不等,密度大时,多为灰黑至黑色;头黄褐至红褐色;有暗色网纹,沿蜕裂线有黑褐色纵纹,似“八”字型,幼虫体表有许多纵行条纹,背中线白色,边缘有细黑线,背中线两侧有2条红褐色纵条纹,近背面较宽,两纵线间均有灰白色纵行细纹;腹面污黄色,腹足外侧具有黑褐色斑:蛹红褐,长20mm,第5—7腹节背面近前缘处有横脊状隆起,上具刻点,横列成行,腹末有尾刺3对。
发病规律
每年发生世代数全国各地不一,东北、内蒙古每年发生2—3代,华北中南部3—4代,江苏淮河流域4—5代.长江流域5—6代,华南6—8代。黏虫属迁飞性害虫,在33。以北地区任何虫态均不能越冬:在江西、浙江一带,以幼虫和蛹在稻桩、田埂杂草、绿肥田、麦田表土下等处越冬。在广东、福建南部终年繁殖,无越冬现象。北方春季出现的在大量成虫系由南方迁飞所致:3—4月间由长江以南向北迁飞至黄淮地区繁殖,4—5月间为害麦类作物,5—6月间先后化蛹羽化为成虫后又迁往东北、西北和西南等地繁殖为害,6—7月间为害小麦、玉米、水稻和牧草,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化蛹羽化成虫向南迁往山东、河北、河南、苏北和皖北等地繁殖,为害玉米、水稻。成虫飞翔力强,有迁飞的习性,对黑光灯和糖、醋、酒液有很强的趋性。成虫产卵部位趋向于黄枯叶片。产卵时分泌黏液,使叶片卷成条状,常将卵黏包住,以致不易看见。黏虫是—种喜好潮湿而怕高温和干旱的害虫,高温低湿不利于成虫产卵、发育。但雨水多,湿度过大,也可控制黏虫发生。密植、多雨、灌溉条件好、生长茂盛的水稻、小麦、谷子,或荒草多、大的玉米、高粱地,黏虫发生量就多。小麦、玉米套种,有利于黏虫的转移为害,发生较重。
防治方法
冬季和早春结合积肥,彻底铲除田埂、田边、沟边、塘边、地边的杂草,消灭部分在杂草中越冬的黏虫,减少虫源。合理布局,实行同品种、同生产期的水稻连片栽种,避免不同品种的“插花”栽培。合理用肥,施足基肥,及时追肥,避免偏施氮肥,防止贪青迟熟。科学管水,浅水勤灌,避免深水漫灌,长期积水,适时晒田,可起到抑制黏虫为害、增加产量的作用。 从黏虫成虫羽化初期开始,用糖醋液或黑光灯或枯草把可大面积诱杀成虫或诱卵灭卵。采用毒液诱杀成虫,其药液配比为糖:酒:醋:水=l:1:3:10,加总量10%的杀虫丹,可以作盆诱或把毒液喷在草把上诱集成虫。
在玉米苗期百株有幼虫20—30头,或玉米生长中后期百株有幼虫50—100头时,就应施药防治。可用下列药剂: 45%马拉硫磷乳油35—50ml/亩; 35%伏杀硫磷乳油100—130ml/亩; 25%灭幼脲悬浮剂10—20ml/亩;2.5%氯氟氰菊醋乳油12—20ml/亩; 2.5%溴氰菊酯乳油10—15ml/亩,对水40—50kg; 20%哒嗪硫磷乳油800—1000倍液; 50%辛硫磷乳油1000—1500倍液; 20%抑食腆可湿性粉剂1000—1500倍液; 50%甲萘威可湿性粉剂1000—2000倍液,对水均匀喷雾,发生严重时,间隔7—10天,连喷2—3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