危害症状
主要为害小麦叶片、叶鞘、穗部、颖片及麦芒。穗部染病,穗上病部为褐色至黑色的条斑,多个病斑融合在一起后颖片变黑发亮。颖片染病后引起种子感染。致病种子皱缩或不饱满。发病轻的种子颜色变深。叶片染病,初呈水渍状小点,渐沿叶脉向上、下扩展为黄褐色条状斑。穗轴、茎秆染病,产生黑褐色长条状斑。湿度大时,以上病部均产生黄色细菌脓液。
发病规律
种子带菌是该病主要初侵染源,其次病残体和其他寄主也可带菌。病菌也能在田间病残组织内存活并传病,但病残组织腐解后,病菌即难生存。在小麦生长季节,病菌从种子进入导管,后到达穗部,产生病斑。病部溢出菌脓具大量病原细菌,借风雨、昆虫及接触传播,从气孔或伤口侵入,进行多次再侵染。高温高湿利于该病扩展,因此小麦孕穗期至灌浆期降雨频繁,温度高发病重。
防治方法
建立无病留种田,选用抗病品种。合理轮作倒茬,清除病残物和杂质。种子处理,可采用变温浸种法,28-32℃浸4小时,再在53℃水中浸7分钟。或用1%石灰水,在30℃下浸种24小时,晾干后播种。用种子重量0.2%的40%拌种双干拌种,防效较好。也可用15%叶枯唑胶悬剂5000倍液浸种12小时,14%络氨铜水剂200ml/l00kg拌种,晾干后播种。
小麦孕穗期即发病初期,喷洒25%叶枯唑可湿性粉剂100-150g/亩、72%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2.5—20g/亩,或90%新植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效果很好,每隔7-10天喷1次,连续喷2-3次,防病增产效果显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