嗨,欢迎来到潍坊职业学院—农业经理人学院!
你好,请 登录 | 注册
危害症状
玉米圆斑病主要分布在吉林、辽宁、河北等省。主要为害果穗、苞叶、叶片和叶鞘。在玉米果穗冒尖期开始侵染穗顶部和穗基部的苞叶,以后病害由外层苞叶逐步向里扩展蔓延,侵害玉米籽粒和穗轴,病部变黑凹陷,导致果穗变形弯曲,籽粒和穗轴变黑,籽粒完全失去发芽能力,后期籽粒表面和苞叶上长满黑色霉层,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。苞叶病斑初为褐色斑点,以后扩展为圆形大斑,有同心轮纹,后期表面长满黑色霉层。叶片受害,形成圆形、卵圆形病斑。病斑散生,初为水渍状淡绿至淡黄色小点,以后扩大为圆形或卵圆形斑点,有同心轮纹,中央淡褐色,边缘褐色,具黄绿色晕圈有时数个病斑汇合,变成长条斑,导致叶片局部或全部枯死,表面亦生黑色霉层。叶鞘发病后症状与苞叶相似,但形状不甚规则,表面也生黑色霉层。
形态特征
发病规律
Bipolaris carbonum称炭色长蠕孢,属半知菌亚门真菌。病原以休眠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叶、叶鞘、苞叶、病穗和病种子上越冬。播种带菌种子可引起烂芽或幼苗枯死。此外遗落在田间或秸秆垛上残留的病株残体,也可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。条件适宜时,越冬病原孢子传播到玉米植株上,经1—2天潜育萌发侵入。病斑上产生的病原借风雨传播,引起叶斑或穗腐,进行多次再侵染。玉米吐丝至灌浆期,是该病侵入的关键时期。 
防治方法

  选用抗病品种,目前生产上抗圆斑病的杂交种有:铁丹8号、英55、辽1311、吉69、武105、武206、吉单107、春单34等。严禁从病区调种,加强田间管理,清除病残体,烧毁或深埋,增施有机肥,合理密植,注意排灌排涝,降低田间温度,提高植株抗病能力。  

  药剂防治,在玉米吐丝盛期,即50%—80%果穗已吐丝时,喷洒下列药剂:25%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—1000倍液;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—800倍液;70%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—500倍液;70%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—600倍液;40%腈菌唑乳油6000—8000倍液喷雾防治,隔7—10天1次,连续防治2—3次。